经常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是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,大多数人并没意识到,自己听力何时会受到伤害。可能是一次强噪声,也可能是日积月累所导致。
人类内耳毛细胞,负责将震动转换成生物电信号再由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,让我们聆听世界。不同的毛细胞组负责处理不同频率的声音。一旦毛细胞受损,容易造成听力损失。
危害听力的声音
正常人能够听到20-20000Hz内的声音。突然大声或者长时间听了大量声音之后,都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。
我们用分贝来表示声音的大小(以dB表示)。日常谈话通常在60dB左右,不会对听力构成威胁。一场摇滚音乐会则高达120dB左右,连续听15分钟,就会造成听力损伤。简而言之,音量越小,听力健康维持的时间越久; 音量越大,听力损失发生的就越早。
110dB以上(暴露在噪声环境30分钟以上,会造成听损)
摇滚音乐会(距离较近)
喧闹的体育场
喷气式飞机降落
打雷
救护车鸣笛声
气球爆炸声(距离耳朵较近)
放鞭炮声
安全气囊
85 – 110 dB (暴露在噪声环境大约6-8小时,会造成听损)
拥挤的车流
最大音量播放媒体音乐
吵闹的酒吧
落地空调(近距离)
吹风机
摩托车
挤压发声玩具(贴近耳朵)
地铁车辆(经过)
如何预防噪声性听力损失
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对周围环境的音量时刻保持警觉。 85分贝以下的声音是安全的。如果声音太大,聆听时间过长,会对听力构成伤害。必要时候,还需采取一定的听力保护措施。
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研究发现,在听完大音量音乐会后,42%平时不戴耳机的人会遭遇暂时性听损,8%戴耳机的人会有暂时性听力损失。另外,与不使用耳机的人相比,大约12%的耳机佩戴者在噪声音乐会之后,遭遇耳鸣。(这一研究结果曾经发表在JAMA耳鼻咽喉-头颈外科杂志。)